我們的核心文化——橋文化
廣州市政府希望重組后的紡織工貿集團能夠切實實現企業間的“優勢互補、強強聯合”,并要求重組后的紡織工貿集團實行科、工、貿一體化運作,圍繞核心企業實行授權經營,推動優質企業上市,達到真正的工貿互動。同時,市政府要求紡織工貿集團必須在現有業務發展穩定、職工就業穩定、歷史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的基礎上,實現平穩過渡,并盡快形成新的增長點,建立以強勢品牌為核心的競爭優勢,重現廣州紡織業的輝煌。這一要求,正與橋的功能異曲同工。其依形取狀,依狀賦予神韻,可謂相得益彰,佳偶天成。
這座橋,是紡織工貿集團觀念之橋,經濟之橋,戰略之橋,文化之橋,和諧之橋,是員工通往幸福之橋,是國際貿易的橋、是國內貿易的橋,是人與人溝通交流的橋,更是紡織工貿集團實現全面跨越的騰飛之橋。
這座橋,是一座無形的橋,它一端連接著中國內陸,一端連接著世界各地。風里浪里,昂首傲立,承受千鈞,永不折腰,迎來送往,默默奉獻,平凡之中,凸顯非凡。
這座橋,又是一座有形的橋,或巍然聳立在珠江之上,或默默鋪陳在城鄉之間,它一頭連著紡織外貿規?;l展的“前店”繁榮,一頭連著紡織工業朝現代服務業轉型的“后廠”圖騰,它與紡織工貿人風雨同舟,休戚與共,唇齒相依,感情至深。
這座橋,是紡織工貿人現代精神的化身,更是紡織工貿人“千手繪藍圖,匠心織錦繡”企業文化建設工程的內在精髓。
這座橋,對內是架通領導與領導,領導與員工,員工與員工,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心靈相融之橋,也是員工美好愿景的希望之橋,幸福之橋。
這座橋,對外是架設企業與社會,企業與政府、企業與客戶、企業與地方的溝通之橋,合作之橋,和諧之橋。